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喜迎二十周年乡庆
发布日期:
2019-11-15 17:34  
| 作者:
吴慧兰、苏格真、韦春梅、秦川华
11月15日,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全乡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欢聚该乡民族文化广场,载歌载舞,隆重举行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自治区民宗委祝贺团和柳州市、柳城县代表团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庆祝大会由柳城县委副书记罗长青主持。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成立20周年乡庆得到了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党委、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民宗委安排乡庆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柳州市协调安排乡庆项目建设资金262万元。在庆祝大会上,柳州市代表团副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芳、柳城县代表团副团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永东分别宣读贺信,柳州市代表团副团长、副市长朱富庭、市政协副主席孙黎明代表柳州市代表团向古砦仫佬族乡赠送贺匾和价值15万元的慰问品,柳城县代表团副团长、县政协主席钟诚代表柳城县代表团向古砦仫佬族乡赠送慰问品。自治区民宗委祝贺团团长、自治区民宗委副主任沈永明,柳州市代表团团长、市委副书记梁旭辉,柳城县代表团团长、县长余瑞军分别讲话。自治区民宗委副主任沈永明表示,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沈永明希望全乡的干部群众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市委副书记梁旭辉对古砦仫佬族乡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他希望古砦仫佬族乡的干部群众把20 周年乡庆作为新的起点,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古砦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为柳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庆祝大会后,祝贺团和代表团全体成员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观看了文艺汇报演出。文艺汇演精彩纷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祝贺团和代表团全体成员观看古砦仫佬族乡成立20周年成就展。
庆祝大会结束后,柳州市、柳城县代表团领导分别到汶炉村、派出所、中心小学、乡卫生院看望和慰问贫困村部分村干部、公安干警、师生和医务人员,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古砦仫佬族乡成立于1999年1月,位于柳城县西北部,西北面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面与龙头、大埔、寨隆、冲脉等乡镇比邻,距离县城27公里。九万大山的余脉将其围成一个大山峒,所以又叫作“北乡峒”,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1994年11月,古砦仫佬族乡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划定为全县唯一集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于一身的“三大革命老区”。全乡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和1个社区,135个自然屯,有仫佬、壮、汉等民族,总人口3.7万人,仫佬族占总人口30 %。
古砦全乡境内有无工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古民居、历史人文、仫佬民俗特色节气等资源,有明朝洪武二年在古廨屯设立的巡检司衙门,古城门、石街路、石墙尚在;古砦老街东面的芙蓉山;有为反清复明而修筑在海龙山上的石墙古迹;有市级宜居乡村示范点——新维屯;有桂中最美枫树林——蓬坡枫树林;此外还有风景秀丽的独山水库。还有多种多样的民俗节日,如覃村开塘节、依饭节、石林社节等。
古砦仫佬族乡地处大石山区,土地贫瘠。地质、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时常受到影响。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怀下,乡党委、政府在坚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发展优质稻、甘蔗、桑蚕、食用菌等基础产业,并积极围绕上级扶贫政策,重点发展水稻、甘蔗、山野葡萄、核桃、花椒、中草药、香猪、肉牛等特色产业;同时,结合本乡人多地少的实际,大力推进劳务输出工作。
建乡20年来,古砦仫佬族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创建成果显著,全乡各民族亲如一家,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农业产业优化调整、脱贫攻坚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18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5.1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万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59%;水稻种植面积5.56万亩,同比增长2.7%,产量2.59万吨,同比增长3.5%;甘蔗种植总面积4.06万亩,同比增长9.7%, 2018/2019年榨季原料蔗进厂19.5万吨,同比增长16.07%。全乡13个村委会全部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建制村“村村通”道路硬化畅通率100%,自然屯“屯屯通”道路硬化畅通率95%,“屯内通”硬化率已达82%。2016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