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三聚焦”推动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走深走实见实效
来源:
鹿寨县民宗局  |
发布日期:
2025-06-26 17:20  
| 作者:
韦珍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日来,鹿寨县精心部署,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宗教政策宣传活动,营造“带头学、深入学、全员学”的浓厚氛围。
一、聚焦机制建设,夯实学习培训“硬支撑”
一是健全三级网络机制。不断完善宗教工作机制,对宗教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主体在县、延伸到乡(镇)、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网络,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管有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头雁引领示范学。将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常务会议重要学习内容,县领导带头学,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核心要义。通过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三是建立三级联动学习制度。构建“县级抓骨干、乡级抓普及、村级抓落地”的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各乡(镇)迅速响应,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方案,面向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一线力量开展专题轮训,将政策法规的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
二、聚焦学习宣讲,营造学法用法“浓氛围”
一是突出重点对象“精准讲”。 针对“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宗教工作干部)举办宗教治理专题培训班,全县共有县乡(镇)两级干部及宗教网格员263余人参加培训学习。针对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场所负责人,开展“政策法规进场所”活动,结合场所管理、财务规范、消防安全、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等实际问题进行辅导,引导其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二是覆盖基层一线“广泛讲”。 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和信教群众,组建由统战、政协委员、法律顾问、政策宣讲员组成的“送教下乡”服务队,采用方言土语、民族语言、互动问答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举办知识竞赛2场,吸引群众 2000 余人参与。三是创新载体形式“灵活讲”。 积极拓展线上平台,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民族团结专栏、我爱鹿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政策图解、权威解读、短视频等内容。利用宣传栏、电子屏、乡村大喇叭等载体,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法规要点,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街道)宣传全覆盖。
三、聚焦实际成效,推动学习成果“真转化”
一是责任体系更趋健全。培训进一步压实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细化了职责清单和任务要求,推动“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二是提升依法管理能力。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在辨别非法宗教活动、调处矛盾纠纷、预警防范风险隐患等方面展现出更高水平。三是促进和谐稳定局面。广泛深入的学习培训,有效增进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同感,提升了宗教活动场所自我管理和规范化水平,为维护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