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打造“文旅融合+民族团结”模式 旅游促“三交”行稳致远
近年来,柳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在抓项目、强产业、树品牌、优服务、惠民生上下功夫,推动文体旅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4年,柳南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92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累计国内旅游收入1156251.71万元,同比增长16.18%。
民族文化铸根基,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柳南区共有非遗传承人14人。其中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传承团体1个,城区级非遗传承人6人,城区级非遗传承团体2个,非遗项目9项。一方面积极挖掘传承高沙锣鼓等农耕特色文化,传播螺蛳粉民俗文化,创建都市生态农业休闲游、农业体验式旅游、螺蛳养殖基地赏螺栈道等项目,建立田园人才实训基地等。另一方面打造“一碗螺蛳粉串起团结情”民族预包装螺蛳粉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国家级AAAA景区螺蛳粉特色小镇为依托,通过工业文化、螺蛳粉文化、壮乡高沙锣鼓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打造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景区、螺蛳粉小镇景区、凤凰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多个旅游胜地。
赛事活动促交往,拓展交往交流交融空间。举办2024年第九届中国——东盟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柳州分赛区)及系列活动,涵盖语言表演、舞蹈、模特、歌唱、器乐演奏、书画和摄影展评、写作、跆拳道、围棋9项赛事活动,参与学生达4000余人,邀请印尼少年团70余名教师及少年开展中外交流研学活动,受到亚洲卫视、广西新闻网、新播报等媒体的关注及宣传报道。举办“柳州人游柳州文旅大集市”推介会,依托“精彩柳南”、“文旅柳南”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推介旅游线路。持续4年举办螺蛳粉小镇文化节,迎接游客达30万人次,宣扬了“小米粉走出致富路,大舞台唱响团结歌”的民族团结故事。城乡农文旅融合发展,山湾村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屯)”,百乐村入选“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
项目赋能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迭代升级。柳南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红石榴系列品牌建设,推出柳南区首部全域旅游宣传片,在柳南区2024年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洽谈会暨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共签约了拉达水库文旅项目、流山姐歌圩码头、麒麟庄园项目、凤凰河红色爱国教育军事拓展基地等4个文旅项目。举办“小螺腾飞·同心筑梦”研学项目,开通“柳州印象”游船项目、“小螺腾飞”号研学旅游专列,以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为核心目标,特别邀请香港、澳门青少年与广西青少年携手同行,开启一场跨越地域、融合多元文化的研学之旅,在深度互动与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广西、香港、澳门与内蒙古青少年搭建起文化互鉴、情感互通的桥梁,让青少年在朝夕相处中消弭地域差异,收获真挚友谊,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共同书写民族团结、携手奋进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