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巾帼之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石榴花开巾帼红”绽放在基层沃土
2024年以来,柳州市妇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核心主线,以“桂姐姐”大学习大宣讲为重要抓手,激活“石榴花开巾帼红”品牌效能,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各族妇女民生服务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铸魂、文化赋能、服务惠民中凝聚巾帼共识、汇聚团结力量,推动共同体意识在基层妇女工作中落地生根。
一、理论铸魂:以沉浸式学习矩阵筑牢各族妇女共同体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引领是根本。柳州市妇联聚焦理论传播“民族化”“接地气”,构建多维度沉浸式学习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与民族政策随民族文化浸润各族妇女心田。
(一)特色宣讲激活民族文化载体。将共同体意识融入非遗文化传播,把党的民族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壮族山歌等非遗元素深度融合,打造“坡会宣讲”“火塘课堂”“鼓楼议事”等民族特色学习场景。融水苗族自治县坡会上,妇联干部着民族服饰用苗语山歌传唱 “中华民族一家亲” 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江侗族村寨里,妇女以侗族大歌改编政策歌谣。2024年以来开展特色宣讲3000余场次,覆盖15.2万人次,形成“山歌学理论、舞蹈学政策、歌声聚共识”的局面,让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载体自然传递。
(二)多维阵地夯实思想引领根基。围绕共同体意识打造 “一馆一基地一平台”学习体系: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柳宗元纪念馆,以“文物 + 民族故事”开展爱国教育,年接待超万人次,引导妇女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市妇女发展综合服务基地,开设苗绣、壮族织锦、电商运营等公益培训168 期,5000余名妇女在学技能中接受理论熏陶,明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意义;“互联网 + 妇女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宣讲、民族文化展示等功能,推送民族团结资讯 800余条,构建24小时学习网络,强化妇女“五个认同”。
(三)榜样引领传递巾帼正能量。挖掘在共同体建设中贡献突出的优秀女性,如带领各族群众脱贫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杨宁、传苗绣助多民族妇女就业的乡村工匠韦清花等30余人。组建“巾帼榜样宣讲团”,通过“现场讲述+短视频”模式,讲述“石榴花开・她故事”、举办46场主题宣讲、推出28期微视频,全网点击超200万次,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凝聚一团”的示范效应,以榜样力量强化妇女共同体意识。
二、文化赋能:以创新传播范式凝聚各族妇女共同体文化认同
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柳州市妇联依托“石榴花开巾帼红”品牌,创新“桂姐姐”宣讲传播范式,以文化为桥凝聚妇女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一)“民 T”秀场构建文化传播矩阵。以“我要上民T”中华民族服饰T台秀为核心,融入共同体意识,打造“秀、产、游、销”一体化平台。活动以“各民族服饰共展风采、中华文化共谱华章”为主题,展示苗族银饰装、侗族亮布装等服饰,借“民族文化+网红经济”破圈。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民族团结故事,广西日报等6大平台全程直播,吸引近百万人次关注,凸显“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让妇女在欣赏文化之美中增强认同。
(2025年三月三期间,柳州市妇联、市民宗委等部门联合举办“我要上民T”——行进中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T台秀,聚焦民族非遗文化,促进各族女性就业创业)
(二)跨界联动有效拓展传播半径。推动非遗大师、新生代设计师、高校团队与服装企业合作,打破民族、年龄、行业界限。参与者涵盖3岁萌娃至70岁银发模特,包括苗族绣娘、侗族歌师、汉族设计师等;策划14场企业专场秀,组建50组 “老匠人(多民族非遗传承人)+ 新创客”搭档,研发400余套融合民族元素的工装、旗袍等服饰。现场通过“讲解+演示”,解密工艺背后民族互鉴故事,让妇女感受中华文化包容性,夯实共同体意识文化基础。
(三)产业赋能强化宣讲实效。融合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活动期间举办专场招聘会,联动67家企业提供7764 个岗位,255人达成就业意向,宣讲“各民族妇女共同发展”理念;培育“缎色・漓”等融合多民族元素的品牌,以“宣讲+直播”带动旅游定制服务。妇女在产业增收中切实体会“共同发展才能共同富裕”,将共同体意识从“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提升宣讲说服力。
三、服务赋能:以“宣讲 + 实事”惠民模式彰显各族妇女共同体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落到为各族群众办实事上。柳州市妇联坚持“宣讲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妇女转”,打造“宣讲+实事”模式,在服务中践行共同体理念,让妇女共享发展成果。
(一)语言桥梁打通发展通道。联合柳州市民宗委组织巾帼宣讲员驻守融水苗族自治县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夜校,以“语言培训+技能实训+政策宣讲”模式,帮助200余名苗家妇女实现“能交流、会带货、懂政策”转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厚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理念。2025年8月5日,由柳州市妇联编排的情景讲诵节目《新声——我教妈妈讲普通话》亮相全国民族地区家庭学用国通语展示活动,传递民族互助情谊,获全国妇联肯定、自治区妇联书面表扬。
(2025年8月5日,由乌英苗寨妇女学习普通话的故事改编的情景讲诵节目《新声—我教妈妈讲普通话》登上全国展演舞台)
(2025年7月3日至4日,柳州市妇联、武警柳州支队组织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小学春蕾女童班上午学生开展“探索求知 绽放梦想”工业研学活动)
(二)教育帮扶托举成长希望。落实“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要求,在全市1235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宣讲1.2万余场,覆盖85万家庭;组建“巾帼护苗队”,帮扶2400余名多民族困境儿童,通过“民族故事分享会”“手拉手结对”,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引导各民族孩子友好相处,助困境儿童树立“我是中华民族一分子” 的自信,为共同体建设培育未来力量。
(2025年7月7日,“足球赋能 石榴花开” 2025年暑期支教项目,在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小学部南校区开展。)
(三)健康守护筑牢民生底线。健全女性“两癌”“宣传+预防+检查+保险+救助+关爱”全链条服务体系,融入共同体意识。实施“紫荆健康 因爱花红”项目,开展2500场健康宣讲,用汉、苗、侗等语言讲预防知识,惠及15.6万妇女;对困难患者提供资金救助与“一对一”心理疏导(宣讲员含各民族康复患者);形成“健康宣讲 + 医疗救助 + 人文关怀”的暖心服务链,让妇女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温暖。
(四)维权服务筑牢法治屏障。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巡讲、普法短视频创作等160余场(条),覆盖近10万人次,用多民族语言解读《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及民族政策;培养1200余名各民族“巾帼法律明白人”,参与村寨矛盾调解,尤其用“民族团结”理念化解多民族纠纷,推动形成依法办事氛围,以法治保障共同体建设。
柳州市妇联以“心”聚力铸共同体意识、以“实”建功显巾帼担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全过程。未来,将深化“宣讲+ 文化”“宣讲+产业”“宣讲+服务”模式,丰富“石榴花开巾帼红”品牌内涵,打造特色宣讲载体,引领各族妇女共促民族团结,共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