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六个一”举措,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近年来,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创新实施“六个一”举措,加强自身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场所建设等,对深入推进柳州市天主教中国化实践进行更多有益探索,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动柳州市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取得良好成效。
一、“一套制度”推动礼仪圣事中国化
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根据梵二之后教会不再以拉丁文举行弥撒的教情,按照改革制度规定,90年代至今教会都使用中文举行弥撒礼仪和圣事礼仪。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因地制宜的中文礼仪制度改革,极大的促进信教群众在民族感情和宗教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更好的推动落实柳州市天主教制度中国化,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完备的教会规章制度,如爱国会工作章程,天主教堂“五公开”原则,人员、财务、安全、卫生、学习等一系列民主办教的规章管理制度,切实贯彻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相互协商,共同决策,民主办教精神。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形成了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并在教堂内部公开制度上墙和运用数字化开展宣传学习,对教会礼仪圣事活动进行管理约束,不断推动柳州市天主教礼仪圣事中国化走深走实。
二、“一支队伍”实现教职人员中国化
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始终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宗教队伍建设要求,加大对教职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教会神父和修女不断年轻化、中国化。至今近60年的时间里,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先后更换了七位教职人员都是中国国籍,在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队伍管理上完全实现了教职人员中国化。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教职人员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宗教团体作为政府和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疫情防控、爱心助学等方面宗教界服务社会活动,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做出啦积极的贡献。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已经成为中国神长教友自己所办的福传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积极引领信教群众昂扬阔步在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的正确道路上。
三、“一场研讨”阐释教义教规中国化
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讲好中国和柳州故事,鼓励和支持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学习与讲道中,挖掘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理念,努力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引导信教群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已形成了固定每个季度召开一场学习研讨,通过召开学习会、邀请专家授课、举办座谈会和培训会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带领信教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宣讲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通过一场场研讨学习,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爱国主义和法治精神在柳州市天主教内已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进”宗教活动场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在教堂也得到贯彻落实。柳州市天主教堂已经成为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宣传阵地。
四、“一次宣讲”促进圣乐圣像中国化
天主教圣乐艺术中国化是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不仅要用中文举行弥撒,还要用中国神长教友自己创作的中文圣歌乐曲。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了一个宣讲团,专门对柳州市天主教圣乐圣像中国化研究,并通过教会活动进行宣讲。如结合柳州山歌文化历史,宣讲团专题编排了刘三姐的歌曲来赞美天主,并在教会重大节日庆典中使用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笛子等来伴奏宣讲,用信仰理念过好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让信教群众领略到教会圣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互碰撞交融的独特艺术魅力。宣讲团对柳州市天主教圣像也进行了中国化的打造和绘画,如教堂内放置的中华圣母像,是以中国女性形象清朝皇家的服饰,打破了传统的圣象都是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会艺术家所绘制的圣像为标准,描绘人物的形象都是欧洲人的模样,表达了信教群众对圣母的尊敬。通过宣讲团不断挖掘宣传圣乐和圣象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柳州实践创新路径得到不断升华。
五、“一个展示”教堂建筑风格中国化
柳州市天主教堂是1934年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修建,2003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旧教堂拆除重建完成,是一座独特的综合楼。教堂既用于举行宗教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又用于酒店管理。这种“教堂+酒店”的“中西合璧”式风格建筑,充分展示出柳州市天主教堂因地制宜的中国化建筑特色,因此也为教会自养自治自传奠定了坚实的保障。虽然教堂外观是哥德式,但教堂内部充满大量中国风格建筑元素。如祭台前面雕刻着鱼,既有传统意义又象征着年年有余;讲道台镶着和平鸽,提醒讲道者要宣讲和平、自由、民主等;主祭位置上用中国最古老文字篆书刻上“道成肉身”;传统上耶稣死后是安葬在一个山洞里,而柳州天主堂第十四处苦路上刻着的是柳州出名盛产的棺材;教堂三楼专题打造的柳州市天主教中国化实践宣传阵地包括中国寓言故事、中国书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等等,教堂建筑内这一系列展示,都是天主教中国化柳州实践的生动说明。
六、“一套丛书”向往传承目标中国化
柳州市天主教中国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柳州天主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需要民宗部门持续加强对教会的指导,整个教会营造强烈的共识和广大神长教友的共同努力,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天主教的浸润,在礼仪制度、神职培养、教义阐释、音乐服饰、教堂建筑等方面融入柳州元素、中国元素,做更深入更具体的探索。为进一步总结研究和开展与各地天主教友好交流交往,讲好柳州市天主教故事,着力打造柳州市天主教成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标杆。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按照“六个一”举措去践行、去创新,不断挖掘柳州历史资源,收集、整理、研究柳州市天主教本地化、中国化故事,专门编辑形成了一套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化实践经验宣传丛书资料,努力推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柳州实践,积极引导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在柳州这片土地上不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