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北区打响“三大品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来源: 柳北区民宗局  |   发布日期: 2024-01-19 16:18    |  作者: 罗宜京


柳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打响民族团结进步“三大品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打响“柳州笙超”文化活动品牌,铸民族团结进步之“魂”。柳北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孵化出“柳州笙超”文化活动品牌。一是发动各族群众凝聚力量。柳北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的支持和指导柳北区民间芦笙发展保护协会成立,今年五一期间,柳北区民间芦笙发展保护协会、西流村乡贤与邻村各族群众筹办“2023年柳州市各族互嵌促乡村振兴第三届民族团结芦笙比响大赛(柳北专场)”,吸引来自广西本地、贵州、海南等地141支队伍参加,吸引游客5万人次,至此,柳州“笙超”初见雏形。借助国庆长假,柳北区正式打响“柳州笙超”品牌,共吸引贵州、海南、广东、柳州及周边县区共133支芦笙代表队、15支民族芦笙舞蹈队、35支民族辣妈舞队,合计参赛选手达8000多人。二是IP结合促进消费。结合柳州螺蛳粉这一IP,形成“笙粉”追着芦笙比赛和螺蛳粉美食体验的叠加效应,现场通过芦笙比响、民族舞蹈比赛、民族特色产品集市、美食集市等活动方式推动消费,累计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带动消费300万元,助推乡村振兴。三是融合各族文化弘扬自信。“笙超”比赛打造民俗盛典,吸收融合苗族芦笙、壮族山歌、仫佬族踩堂舞等多民族文化艺术,让各族群众充分融入其中。

打响“石榴红”文化交融品牌,绽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一是在各镇街打造“石榴红”联络服务站。由深受群众认可的人士担任站长,由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站长助理,协助站长收集各族群众需求,及时反馈到社区党委以及相关单位,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构建民宗部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常态化联席议事机制。今年以来,柳北区各类“石榴红”联络站共为147名各族群众解决和解答问题263件。二是打造“石榴红”教育体系。辖区内59所公民办中小学坚持上好一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班会课、学唱一支民族团结歌曲、开展一次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绘制一幅民族团结美术作品、分享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加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中小学开辟“石榴籽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辖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开课率100%。三是激发“石榴红”联络站就业服务工作效能。柳北区共建立各族群众网格联系点294个,与融水、三江、罗城等周边民族自治县建立区域劳务协作机制,在工业园区搭建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从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选聘民族团结服务专员,推行“企业管家”服务模式。在20家重点用工服务企业派驻“金牌就业管家”,开设各族群众务工、就业服务“绿色通道”12个,帮助各族群众就业创业2万余人。通过街企校三方共建形成强大织网,多举措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享的社会基础。

打响“幸福柳北”民生服务品牌,夯民族团结进步之“基”。推行自治服务,以和兴园、前锋东、欧山、江湾等村(社区)为试点,构建“民族团结之家—民族团结服务联络站—民族团结示范户”示范网络,正面引导化解邻里村居矛盾,将民族团结列入村规民约,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理”的村居民主协商机制。优化法治服务,推动依法治理智慧化建设,实行“3G办公零跑腿”办理案件,智能办案优先充实基层,建立村(社区)法治观察点设观察员,城区综治视联网21个、民族事务法律服务站75个,实现民族事务向“服务型治理”转变。创新互嵌共治,在星望社区试点打造“石榴红之家”、民族团结志愿服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联络站和服务窗口双语联络交流的“一家两队两站双语”互嵌发展模式;笔架社区以柳钢职工生活小区为试点,联合物业共树“红擎管家”,推行“微服务”、凝聚“微力量”、织密“微网格”,用好“微字诀”、做安“微治理”,以小切口聚合大能量,为柳钢各族职工家庭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