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社区在全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现场推进会作经验交流
12月12日,2024年全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现场推进会在崇左市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心富、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胡帆等领导出席会议。柳北区锦绣街道白沙社区在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白沙社区是五个发言单位中唯一一个基层社区单位。
近年来,白沙社区聚焦柳州市“团结如钢铁·龙城石榴红”工作品牌,“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五个家园’,开展‘七项行动’”的“1+5+7”工作思路,结合柳北区“1+5+7+N”任务体系,积极探索“三领三创三融”工作模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
构建“三领”模式,建立党委统领的“五联一化”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思想领航工作平台、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步伐。打造“三创”载体,创建多元化宣教模式、创建人大代表联系点、创新打造互嵌式社区环境。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心桥”。创新“三融”方式,以民族团结促融、以网格调解增融、以推动就业共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不断巩固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为持续巩固柳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白沙贡献。
近年来,白沙社区聚焦柳州市“团结如钢铁·龙城石榴红”工作品牌,“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五个家园’,开展‘七项行动’”的“1+5+7”工作思路,结合柳北区“1+5+7+N”任务体系,积极探索“三领三创三融”工作模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
一是构建“三领”模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步伐。建立党委统领的“五联一化”工作格局。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五联一化”区域化工作格局,明确以“阵地联用”“资源联动”“服务联享”“环境联育”“治理联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建立健全思想领航工作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平均每年在各类主题培训班上开展民族理论实践授课2场次以上,创新打造“微党校”平台,开展宣讲10余场,加深各族党员群众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采取党群共建模式,打造居民议事亭、同心圆广场、中华传统文化走廊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阵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增进邻里关系,促进交流团结。
二是打造“三创”载体,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心桥”。创建多元化宣教模式。打造“石榴红数字阅读墙”,居民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民族特色读物,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共融。打造“石榴籽书角”,聚焦“柳州笙超”“北雀欢歌”等文化品牌,举办同心圆情景剧、读书沙龙等活动20余场,文化体验活动5场次,参与群众500多名,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浸润人心。创建人大代表联系点。成立柳北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首个人大代表联系点,通过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发挥好人大代表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的专业优势,推进诉源治理,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打造互嵌式社区环境。打造社区“党员叨叨团”服务品牌,累计为辖区空巢、独居、随迁等500多名老人提供理发、义诊等志愿服务800次,完成268个微心愿,营造出守望相助、和谐共居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平台,推行“红五指·石榴情”民主协商会制度,推动形成“事情大家议、秩序大家护、安全大家管、环境大家做、好坏大家评”的治理格局。
三是创新“三融”方式,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民族团结促融。依托“石榴籽”民族团结白沙工作站,将辖区35名新疆籍务工人员纳入“党员叨叨团”关爱对象,联合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子女入学、证件办理、就业创业等事务16件。以网格调解增融。建强“石榴籽”调解队伍,社区党委积极引进“三官一律一代表”壮大调解队伍,推行“321+N”网格调解法解决邻里纠纷120余起,夯实社区和谐安宁的共治基础。建强“石榴籽”党员队伍,将“四联双报到”党员、街道挂点党员、社区网格员等分成9个工作组,以“分片包管”下沉小区化解基层矛盾,深度推进各族居民共治共管。以推动就业共融。打造社区“青创平台”,整合辖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及工会等资源,为800余名各族居民开展烹调、月嫂和手工拼布等培训班15期,提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协调物业公司联合开展就业培训,为170余名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岗位。依托街道商会、社区商圈平台资源,推荐120余名失业居民到辖区商圈138家店面,从事家政服务、超市、社工站等服务工作,以“家门口”再就业促进居民增加收入。
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不断巩固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为持续巩固柳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白沙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