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中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在这里世代流传

来源: 新华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6 17:51   

在八桂大地上,龙城(柳州的别称)各民族团结互爱亲如一家人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1200多年前,柳刺史——柳宗元在柳江边上栽下了第一棵柳树,也播下了各民族团结互敬互爱互亲的种子。身为汉族官员的柳刺史到任柳州后,廉洁公道,亲善为民,为官四年,造福一方,与各族人民平等友好不分彼此地交往交流交融,并做了一桩又一桩的大好事。柳宗元的功绩被世世代代柳州人铭记在心,今天的老百姓无不亲切地称柳刺史为柳市长,意为柳州市第一任市长。


如今,柳州柳遍地皆是,柳树成荫。柳宗元生前最喜欢去寻找诗意的地方,早已成了城中区辖区内的柳侯公园,柳侯公园里的柳侯祠也成为柳州各族人民寻觅柳刺史的遗踪,以及瞻仰柳刺史的一处好去处,而在城中区的柳侯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历史故事更是在每个前来参观的人的心中流传。


城中区位于柳州市中心区域,柳江绕城而过,素有“玉带束龙腰”“金钱吊玉壶”之美誉。城中区行政区域辖河北半岛和河东半岛,一直是柳州市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娱乐中心。


在民族大团结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文化已交织传承千年的这块厚土上,城中区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谋民族团结发展,为各族人民做大实事,辖区内各族人民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谱团结曲,共唱祖国好。如今,各民族友好交往亲切交流交融、团结互助互帮的故事更是遍地俯拾皆是!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文化节


民族团结进校园,从娃娃抓起


“1949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345团沿柳州长安公路挥师南下……全体指战员士气高昂,全然不顾连日行军的疲惫,向太平方向急行军。十四时十五分,尖兵连到达太平外围,稍事集结后,二十分,一排从太平西北角对敌发起突然袭击,尔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镇中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城中区柳州市民族实验小学民族团结主题馆的一次“三同”(同看、同听、同讲英雄故事)活动中的一个片断,课外辅导员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讲述各个历史时期。


▲民族实验小学开展“民俗文化节”


孩子们一次次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英雄儿女们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一次次感受祖国的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来之不易,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柳州市民族实验小学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主题场馆不仅讲祖国英雄儿女们的故事,还讲中华民族团结的千年传承——柳宗元的故事。


追溯历史,孩子们深深懂得了,自古至今中华各族人民就一直互相依存、和谐共处,凝聚成了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城中区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校园,充分利用辖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结合实际编印民族团结教材,开设民族团结相关课程,各学校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拥抱学生们,在学生心田播洒中华民族的精神雨露。城中区学生心中更是架起了一座座民族团结一家亲通向未来的心桥。


共建民族精神家园,民族文化交流阵地多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在城中区一处美丽的柳江河畔,伫立着一栋完整的黔南风格的侗族木楼——农耕馆。当年馆主机缘巧合购得并整体原装迁到柳江河畔,该木楼占地160平方米,一共三层,一、二层为展示区,三层为生活区,展示区共展示农耕工具、农家生活用具等展品100多件。


馆主是一位在柳州生活多年的侗族人,他儿时跟随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祖辈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耕作文化深深烙印在他记忆深处,农耕馆是寄存他浓浓乡愁的一处归处。他对那些农具有着极深的情感,对生活了多年的柳州也怀着深厚的感情。柳州是个令人陶醉的城市,柳州各族人民一直以来心连心共筑民族团结真情,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园,柳州也是在此生活过的各族人民心心念念的好城市。他把自己多年走南闯北收藏的农具展示在农耕馆,通过展示和互动的方式,传递中华儿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让身在柳州的各族儿女都有个寄存乡愁的地方。


城中区为实施“旅游+”发展模式,融合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旅游项目,打开乡村振兴战略新局面。立足实际,发挥乡村地理优势、环境优势、生态优势,在环江滨水大道旅游沿线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本土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打造环江滨水大道美丽乡愁文化带、民族特色蜂蜜馆、农耕馆、象棋馆等一个个民族文化展示交流阵地,让城区各族人民看得见历史,触抚得了乡愁,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家园。全面推进“幸福乡村”专项建设,以雷村、深水、东流三个市级综合示范村屯建设为支点,辐射推动滨水大道沿线示范带建设。2019年城中区荣获“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区”称号,全年接待游客935.9万人次,旅游收入120.98亿元,辖区各族群众提高了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


▲城中区开展三月三民族团结文化活动


每年“三月三”,城中区都举办各类民俗活动,民族趣味运动会、民族服饰大赛、民族文艺汇演、民族知识竞赛等轮番上演,简直是民族精神文化大盘点,吸引了柳州各族群众一起参加活动。城中区还利用好各民族宣传阵地开展活动,例如依托东门城楼开展的明制婚礼,每个月在东门城楼小戏台展出的民俗戏曲,每年联合清真寺举办的民族团结文艺演出,在民族团结宣传阵地“同心圆”举办百家宴等,一次次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互通互融,一回回增强了各族群众的互学互进。


柳州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舞蹈诗《侗》、民族音乐剧《白莲》、仫佬族舞蹈《仫佬仫佬背背抱抱》等高质量的优秀民族剧目,深入人心。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通过“闭馆不闭网,线上送文化”,在微信公众号增设“微课堂”线上数字文化活动,利用网络每天推送线上教学各类艺术文化技艺知识,分享优秀文艺作品,让各族群众足不出户就了解各类文化资讯,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城中区34支社区(村)文艺队创作表演的舞蹈《代代瑶花》《侗绣》《火红的壮乡》,器乐《对歌》《壮乡风情》《美丽壮乡等你来》等30多个节目,每年演出约100场次,向人民群众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城中区开展民族文化交流,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大家园,铸牢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眼睛看不见心里亮堂堂


“感谢社区对我的帮助,让我这么快拿到了助学补贴。”中南街道瑶族居民张晓月是名盲人大学生,根据政策规定她可以申请2000元的助学金。了解到该情况后,网格员马上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她顺利拿到助学金。


“眼睛越是看不见心里越亮堂,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区哥哥姐姐们对我的关怀和照顾,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张晓月动情地说。


城中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居民“台账卡册”,民族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精准施策服务到位。做好民族工作,用心用情贴近各族人民群众,了解各族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和需求。城中区对每个社区进行网格划分,每个网格配备1—3名网格员,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服务管理层级,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延伸到社区网格的神经末梢。网格员经常性地下户走访,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需求。去年全柳州市居民满意度调查,城中区排名第一,为实现“品质城中、幸福生活”助力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一件件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在扶贫帮困等各个领域的一桩桩民族团结故事,早已汇聚起城中区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在这块到处流传着柳宗元千年历史故事的热土上,如今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作者简介

刘月潮,安徽安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多家杂志发表中短小说及散文等各类题材百余万字。有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刊物及多种选本选载,出版小说集《五月桑葚熟了》《罗桑到底说了什么》等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