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博物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来源: 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市民宗委  |   发布日期: 2022-02-15 15:11    |  作者: 谢玲、梁佳佳


柳州工业博物馆坐落于柳州市鱼峰区,总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全国首家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是宣传柳州工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柳州工业博物馆充分发挥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广大游客了解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馆珍贵的工业文物记录了广西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展现了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是柳州各族人民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实业兴精神的真实写照。柳州工业博物馆先后荣获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打造民族记忆工程,广泛征集民族史料。民族史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客观地反应了各民族文化现象,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人文成就的体现,为加强民族史料征集工作,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文物征集。根据收集的民族史料,经全面整理、凝练,前后共出版了《百年工业柳州》《藏品史话》第一、二、三辑,《从桂中商埠到工业名城》《藏品中的100个故事》等6本书籍,同时拍摄制作了《柳州工业博物馆宣传片》《春花秋水——柳州生态宜居馆宣传片》《历程》等3部宣传视频,用文献记录民族文化,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听觉、视觉的情感体验。为了让一件件展品表达出它的内涵,传递动人心弦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柳州工业博物馆通过讲解员们生动的讲解,讲述着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和关怀,讲解着各民族共同奋斗一起走过的历史,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各族群众、青少年、驻柳官兵、企业职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强化阵地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共柳州市委员会、柳州市人民政府出品,柳州市艺术剧院演出的音乐剧《致青春》在柳州工业博物馆5号馆车间展演,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柳州的工业建设发展;没有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就没有柳州工业的坚实基础;没有柳州工人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柳州工业的辉煌成就。《致青春》车间版被正式收藏在柳州工业博物馆,燃起各族群众的时代记忆,激励各族人民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柳州工业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营造风清气正工作生活环境,根据馆内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将24小时列车书吧、学工坊和职工书屋设置民族类书籍每周有6天免费向公众开放达60个小时以上,日接待阅读游客达500人以上,惠及市民游客每周达3000人次,24小时列车书吧更是设置夜间开放时段,让白天没有时间阅读的市民也能在晚上得到一份宁静的阅读空间,而相对自由的免费开放式的传播方式深得市民群众的喜欢,也使得民族文化传播得到最大化的延伸。此外也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市总工会等各部门组织开办的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活动项目中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内生动力,将民族文化深深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增进各族人民的感情,进一步延续民族文化路程一是举办“开笔礼”“拜师礼”让孩子们感受先人留下来的传统习俗,传播“尊师重教、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礼教文化精髓,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也能树立“善”“正”行为规范;二是开展“三百尧告拉鼓节”活动,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同时以全新面貌将沉睡了二十三年的三百尧告拉鼓节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活动圆满成功,同时还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让非遗重新苏醒了过来。三是在三月三期间开展了“喜迎三月三,浓浓民族情”惠民讲解服务“我们的节日·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听歌猜歌名”线上活动“三月三”风俗DIY手工绣球活动。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大,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

抓好青少年这个重要群体,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扎根千家万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正确认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第二课堂”作用,与柳州市窑埠街小学长期合作开设第二课堂,不定期根据学校的需求进入校园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更是深入到偏远的地区开展送“社科普及大行动”进校园系列活动;逢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科教服务部精心设计趣味性强的能体现民族文化、传播民族知识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参与其中享受乐趣健康思想,将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观念扎根到学生的心里,让青少年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和尊重民族风俗,传承民族团结精神的同时了解柳州百年工业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