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四个坚持”奏响高质量发展和美音符
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主要以仫佬族、壮族、汉族为主,是集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于一身的“三大革命老区”。全乡辖13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135个自然屯;总人口3.7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7.9%,其中仫佬族占总人口30%。长期以来,古砦仫佬族乡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巩固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政治、情感、经济、思想“四个基础”,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四重曲”,团结凝聚全乡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先后荣获自治区、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等称号,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喜人局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政治基础
一是全面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古砦仫佬族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族团结工作体系。二是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获列入柳州市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积极创建标杆党委,柳州市首个村级党校——大户村党校、“红色驿站”等党建阵地顺利揭牌。实施“阵雁培训计划”,注重从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把优秀少数民族党员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不断增加数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提升全乡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目前,全乡少数民族干部达69.23%,进一步筑牢全乡民族团结政治基础。
二、坚持民族交融凝聚人心,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情感基础
一方面注重以节为媒,民族文化和谐共存。成功举办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暨稻田文化旅游节、农民运动会、美食节,各族人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庆丰收,进一步增强全乡各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活动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转播活动实况。坚持开展开塘节、石林社节、仫佬族依饭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每年的节气都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和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参与,获得“央视乡土频道”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通过开展各种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以民族节庆增进互信,以民族活动凝聚人心,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引导全乡各族群众凝聚团结进步精神、促进外地游客支持古砦仫佬族乡发展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突出以和为贵,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乡民族文化广场原来一直是一块纠纷地,多年来围绕该地引发的大小矛盾十余次。乡政府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角度,反复进村做群众思想工作十余次,终于将一块长期处于争议的土地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广场,不仅为各族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场地,也消除了矛盾隐患、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三、坚持产业振兴助推发展,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经济基础
一方面农业产业品牌响、特色足,农业产业稳中提质。以“稻花飘香”现代粮食示范区为核心,全力推进大米烘干加工中心项目建设,为打造富硒大米品牌奠定良好基础。投入170万元在大户村新维屯实施水稻产业智慧能力提升工程。2021年,全乡优质水稻种植面积7.6万亩,产量约3万吨,连续三年实现粮食丰收;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全年甘蔗种植面积4.47万亩,预计2021/2022年榨季进厂原料蔗为18.2万吨。特色养殖业不断发展,肉鸽养殖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乡肉鸽规模化养殖达63家,存栏种鸽12.6万羽,年出栏80多万羽,产值1200万元;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牧原生猪养殖场逐步投入运营,全乡现存栏生猪2.8万头,年出栏7万头,产值1.4亿元。积极引进立华集团肉鸡养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利益共赢。另一方面旅游产业风情浓、吸引强,第三产业添新活力。把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禀赋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推动全域旅游跨越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一是积极拓展红色旅游。依托桂黔边人民保卫团——覃柳城武工队旧址、古砦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力弘扬和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二是深入促进文旅融合。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旅游节、“农民运动会”和“美食节”,文化旅游活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大力加强推介宣传。文旅节庆等活动多次在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新闻网得到宣传报道,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乡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余元。打造特色优质品牌。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发展生态休闲游、红色旅游、仫佬节庆文化游,蓬坡千亩红枫林——新维百年古树林——覃村柳北武工队旧址——滩头围村、古廨古民居成为假日休闲游的首选之地,打造民俗旅游特色品牌,稻花飘香旅游区被评为“2021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坚持宣传教育传承氛围,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
古砦仫佬族乡坚持宣传教育模式、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走心入脑,有力筑牢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一是以丰富的节庆活动教育人。结合“壮族三月三”、开塘节、依饭节、社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古砦仫佬族乡长期坚持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俗活动,利用民族节庆、民族乡成立纪念日等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以立体化的宣传影响人。积极做好集镇街道立面仫佬族文化风貌改造,通过建设仫佬族乡文化陈列馆,申报和实施好古砦仫佬族乡原生态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加强对古民居、古村落和仫佬族歌谣、服饰、民俗等仫佬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编纂好古砦乡志和画册。同时,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力度,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扎根于孩子心中。三是以新时代文明暖人心。以古砦仫佬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主阵地,志愿者服务队15支,共计志愿者7256人。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讲,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慰问各民族高龄老人等志愿者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志愿者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之中,促进多民族融合发展。四是以革命优良传统激励人。古砦大革命史、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就是一部手拉手、心连心一致对外向前进的革命史和战斗史,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古砦“柳北武工队”,其精神就是一种民族团结、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古砦精神。在柳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覃村学堂为主阵地,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主义、党性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景点、有故事有特色有影响的统战阵地。2021年累计接待各级单位486家,接待各族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约1152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