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嵌入”搭建连心桥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 鹿寨民宗局  |   发布日期: 2023-10-19 17:29    |  作者: 吴志峰 刘丽芬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瑶族的萝坳婚礼,感觉非常震撼,各民族观众都非常地开心热情,都为祝福两对新人而喝彩。近日,参加拉沟乡瑶族婚礼的壮族女士兴奋地说道。这是各民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鹿寨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四个嵌入为媒搭建连心桥,举全县之力,汇众人之智,扎实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施工业嵌入工程,为各民族发展创造基础

鹿寨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构建形成以林木产业为主导,以新兴产业为重点,以机械汽配、绿色化工、轻工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1131产业体系,形成各民族群众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经济共同体,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多家,有效吸收鹿寨县及周边县份各民族群众前来创业就业,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据统计,全县47家林业企业用工总人数3404人,其中汉族1429人,壮族1124人,苗族297人,瑶族203人,侗族171人等,少数民族群众占58%。鹿寨县将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打造成鹿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业园,园区内建设有同心文化广场、同心篮球场、同心休闲步道、同心文化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充分将民族团结浸润到各民族群众就业、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为各民族发展创造基础。

实施服务嵌入工程,促进各民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

鹿寨县以各民族人才交流和劳务协作、就业创业为抓手,积极做好各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先后下发了《鹿寨县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专项行动试点工作方案》《金牌就业管家专项工作方案》等文件有序推进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2022以来,鹿寨县大力推进跨区劳务协作,鼓励各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地区就业创业,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点对点输送专项行动。通过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会10次,共收集458家企业涉及用工岗位10580个;通过鹿寨政府网和农民工远程视频综合平台等多渠道推送1267家企业提供的20832个岗位信息;通过点对点输送,共安排专车28辆接送返岗农民工349同时,还出台《鹿寨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和《鹿寨县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各民族群众到鹿寨投资兴业、开发建设,为来鹿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同时,还积极帮助解决职业培训、创业就业、子女入学、婚姻等问题,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实施文化嵌入工程,为各民族发展搭建平台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更好地实施文化嵌入,鹿寨县搭建各民族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亲身参与的平台,广泛开展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加深各民族群众的了解,增进感情,实现民族群众从被动主动,从你们我们的行为和角色转变,汇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如中渡镇结合自身历史古镇特色和城隍庙文化,举行5.28庙会活动;平山镇结合素有山歌之乡美誉,举办了山歌节;江口乡凭着下游鱼多质好的特色,打造了渔家文化节;拉沟乡结合林下种植中草药特色,打造了药王节等等同时还通过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促进各民族群众文化上交流、情感上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鹿寨县注重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投资4.3亿元建设集篮球场馆、足球场、游泳馆、训练馆为一体的体育公园;投资2亿元建设集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中心等为一体的鹿寨县文化艺术中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群众自筹,完善行政村文化戏台、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各民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实施人才嵌入工程,积极打造开放包容型社会

重视人才发展和打造包容型社会,是鹿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重要载体。鹿寨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引进来、留下来、富起来、乐起来的思路和目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等引才模式,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各民族人才。今年,该县委、县政府下发2023年鹿寨县首届鹿寨人才节活动方案》评选了65名鹿寨人才,并发放鹿才卡。同时,通过举行创业创新 圆梦鹿寨——百名高校学子鹿寨行活动、我在鹿寨等你人才招聘活动等,吸引各民族人才到鹿寨创业就业,积极构建开放、包容的互嵌式城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