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来源: 自治区民宗委  |   发布日期: 2020-12-01 15:17   

近年来,广西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事务入手,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打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

推进创造相互交融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遍布各地的城乡社区为平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活动,促进从空间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进一步交融,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为各民族群众“双向流动”、异地脱贫、联合创业打下严实基础。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让农村社区留守人员得到更好的生产扶持、社会救助、人文关怀。来宾市围绕社区建设营造良好创建环境。

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及时通报信息、掌握情况,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解决劳动力就业、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社区。桂林市在社区建起“八有”机制(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措施、有资料台账、有宣传专栏、有服务标示、有工作电脑、有热线电话、有服务手册),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寻求帮助。贵港市在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六大平台”(慈善超市、残障群体救助平台、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流动人口温馨平台、“24小时服务圈”平台、少数民族公益事业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南宁市不断赋予“13456”服务平台新时代内涵,创新推进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点工作,2020年11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并树立了中华中路社区全国先进典型。

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教育平台,在决战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市、评选道德模范等工作中,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不断增进各民族感情交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我区普通话普及率连续三年超过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90%。北海市采取多种举措深入开展各族群众交流活动。贺州市以“三交”为载体,打造自治县和民族乡创建工作典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组成的家庭有113.52万个,由两个少数民族以上组成的家庭达14.3万个。创新开展桂黔滇三省区“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加强省际、市际交流,联合云南、贵州等省壮族地区,在“壮族三月三”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促进了三省区各族群众“三交”。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亿人次,三江侗族自治县成为全国第一个首发动车站的自治县,保障各族群众交通出行,促进“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