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杂志刊登我市妇女半边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彩故事——《石榴花开巾帼红》

来源: 柳州市民宗委  |   发布日期: 2025-10-14 16:16   

近日,《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9期以《石榴花开巾帼红》为题,专题呈现柳州各族妇女半边天"铸牢”精彩故事。文章展现柳州以"石榴花开巾帼红"为品牌,通过理论宣讲、文化交融、服务惠民三大抓手,引领各族妇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如下: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妇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打造“石榴花开巾帼红”工作品牌,以“桂姐姐”大学习大宣讲为重要抓手,在理论学习、文化交融、服务惠民中凝聚巾帼共识、汇聚团结力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各族妇女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理论赋能筑根基

特色宣讲激活文化魅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壮族山歌等非遗文化,打造“坡会宣讲”“火塘课堂”“鼓楼议事”等特色学习场景。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特色宣讲3000余场次,覆盖15.2万人。

多维阵地夯实思想根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 “一馆一基地一平台”学习体系。其中,“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柳宗元纪念馆,以“文物+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年接待观众超万人次;市妇女发展综合服务基地开设苗绣、壮锦、电商运营等公益培训168 期,覆盖5000余名妇女;“互联网+妇女服务”平台,集政策宣讲、民族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构建24小时学习网络,及时推送民族工作相关资讯,增进各族妇女“五个认同”。

榜样引领传递巾帼力量。深入挖掘全市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30余名优秀女性代表的典型事迹,组建巾帼榜样宣讲团,生动讲述“石榴花开・她故事”。截至目前共举办46场主题宣讲、推出28期微视频,全网点击量超200万次,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凝聚一团”的示范效应。

文化赋能促交融

构建传播矩阵。“中华民族服饰文化T台秀”活动为抓手,以“各民族服饰共展风采 中华文化共谱华章”为主题,打造“秀、产、游、销”一体化平台,形成“民族文化+网红经济”的破圈效应。在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等主流媒体刊登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广西日报等6大平台全程直播,吸引近百万人次关注。

促进创新交融。推动非遗大师、新生代设计师、高校团队与服装企业合作,打破民族、年龄、行业界限,吸引苗族绣娘、侗族歌师、汉族设计师等共同创作。策划14场企业专场秀,组建50组 “老匠人(多民族非遗传承人)+ 新创客”搭档,研发400余套融合民族元素的工装、旗袍等服饰,让各族妇女在文化技艺传承中感受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强化宣讲实效。融合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联动67家企业提供7764 个岗位。创新“桂姐姐”宣讲传播范式,培育“缎色・漓”等融合品牌,以“宣讲+直播”带动旅游定制服务,切实增强各族妇女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服务赋能惠民心

语言桥梁畅通发展通道。组织巾帼宣讲员驻守融水苗族自治县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夜校,以“语言培训+技能实训+政策宣讲”模式,帮助200余名各族妇女提升技能水平,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厚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理念。今年8月,由柳州市妇联编排的情景讲诵节目《新声——我教妈妈讲普通话》亮相全国民族地区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展示活动,获全国妇联肯定、自治区妇联书面表扬。

教育帮扶托举成长希望。在全市1235个村(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宣讲1.2万余场,覆盖85万个家庭。组建“巾帼护苗队”,帮扶2400余名各民族儿童,通过“民族故事分享会”“手拉手结对”等方式,引导各族儿童团结向上,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培育未来力量。

健康守护筑牢民生底线。健全女性“宣传+预防+检查+保险+救助+关爱”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实施“紫荆健康 因爱花红”项目,开展2500场健康宣讲,普及预防知识,惠及15.6万妇女;对困难患者提供资金救助与“一对一”心理疏导,形成“健康宣讲+医疗救助+人文关怀”的暖心服务链,让各族妇女同胞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温暖。

维权服务筑牢法治屏障。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巡讲、普法短视频创作等160余场(条),覆盖近10万人。培养1200余名各民族“巾帼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村寨矛盾调解,善用民族团结理念化解纠纷,推动形成依法办事氛围,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

未来,柳州市将持续深化“宣讲+”模式,进一步丰富“石榴花开巾帼红”品牌内涵,不断创新宣讲载体和形式,团结引领各族妇女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巾帼力量。